春季从立春开始,历经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共六个节气,气候也经历着由寒到暖的转变,这种转变使得我们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进入了最活跃的时期,正所谓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,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传统养生的自然规律。
春回大地,阳气升发,万物复苏,天地之气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之势,在春天我们该如何“养生”?我们的身体在春天还有“生发”的力量吗?下面我们就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中“春三月”的内容来解析春季养生要略,顺应天地之气调养,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,生活更加幸福!
春三月,此谓发陈
春三月有六气,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和谷雨。自从立春开始就已进入春天,虽然气候还比较冷,甚至有倒春寒,但天地之气已经发生了变化。
从秋天开始,天地之气是肃降的,自上而下的,而到了春天,天地之气是生发的,自下而上的,所以春天种子可以发芽,破土而出的力量就是来自于春天的生发之气。
「发陈」又是什么意思呢?发,就是生发,此时气的趋势是往上走的,是涌动出来的一种气。发于哪?发于陈。
陈,是指过去攒下来的东西,这里指的是我们在冬三月里闭藏补益的那些东西,这些东西留到春天就可以生根发芽开花,如果没有陈,春天是发不起来的。所以冬天没有好好闭藏的,还在出大汗折腾自己的人,春天到了拿什么来生发?正所谓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温」,如果冬天不断地在开泄自己,那么春天就没有物质和能量,生机就不会健旺,从而引发很多身体的不适或疾病。
「发陈」还有另外一层意思,就是积攒了一段时间的陈病到了春天也该发出来了,所以一到春天也是医院最忙的时候,许多疾病都在春天爆发出来了。用中医术语解释,此为「伏邪」,在其他时候潜伏在体内,一到春天便借助生发之气喷发出来。
比如很多人会在春天得温热性的感冒,诸如咳嗽,嗓子红肿,还会伴有高烧,心率加快等等。若不幸在春天感冒要根据自身体质和实际情况辨证施治,但大多都是使用一些辛凉透表、清热解毒的药物,具体请咨询中医大夫后再行用药,也可用艾灸针刺刮痧等方法治疗。
春天也是旧病复发的一个高峰期,但在春天旧病复发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,因为我们可以借助春天“生发”的力量把旧病勾出来然后解决掉它。春天对应的五臓为肝,很多肝火旺的人就会比较烦躁易怒,这就是春气生发勾出来的现象,此时我们借助天时清除肝火效果会更好。还有的人平时胆小怕事、优柔寡断、郁郁寡欢,甚至男子阳痿女子性冷淡的人,也可以顺应天时,借着这股东风把肝气生起来就好了。
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
我们从冬天闭藏的状态中走出来,在春三月的阳光下,迎面吹来了和煦的风,我们踩在刚刚发芽的草地上,静下心来沉入自然,敏感的人或是有「觉」的人会感受到脚底传来的生气萌动。
很多人现在都是只有「知」而没有「觉」,先天的本能随着我们在世俗间的成长而慢慢消失,从而导致我们感觉不到天地之气的变化,所以如何恢复我们先天的本能,也是我们需要去学习和练习的。
秋天的气是一种肃杀之气,主沉降;而春天的气是生发之气,主上扬。所以人们放风筝都是春天去放,因为顺应了天地的生发之气。秋天当然也能放风筝,但可能感觉没有春天那么好放了,因为秋天的气是沉降的,要让风筝随风飞起来其实是在逆天地之气。
春天,植物从枯萎凋谢的状态中慢慢复苏,我们几乎可以看着它们的叶子在一天天的变绿,一天天的生长,一派欣欣向“荣”的景象。
人类也是「万物」中的一种,人的「荣」是指春天来了,人的气血和能量开始往体表四肢上走,毛孔渐渐开放,脸也开始舒张,看起来容光焕发,此亦为「荣」也。
初春气温还是较低,但健康的人会觉得厚棉袄已经穿不住了,会觉得有些燥热,这是因为气温虽然没变,但人体的气血已经发生了变化,开始向体表涌动,所以感觉不到寒冷。
夜卧早起
我们平常都说早睡早起身体好,这确实是健康必备的好习惯。但在不同的时节,我们的作息规律也应该根据自然规律来进行调整。
内经指导我们说春天应「夜卧早起」,那夜到什么程度才叫夜?
古时人们一般不会等到天黑了还在点灯熬油地辛勤劳作或者玩游戏、追剧和KTV,当然那时候也没有,天黑了人们一般早早就睡了,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这才符合养生之道。而这里的「夜」指的是黄昏之后夜半之前,这个时间叫「人定」,时间大概是晚上的九点到十一点,意思是:夜已深了,该停止活动准备歇息了。这个时候也是亥时,亥是什么?亥是猪,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像猪一样,赶紧睡吧。
但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,你让他早睡是很难的,春天的时候可以适当晚睡一点(最晚不要超过晚上11点),但一定要做到早起,一般五点到七点就要起床了。俗话说: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。所以说春天的早晨是很重要的,那个时候正是一天阳气生发的大好时机。
有的人说半夜工作才有灵感更有效率,其实如果试一下早起的时候去做,你会发现借助生发之气萌发的灵感要比熬夜多得多,质量也会好很多。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「点卯」,点卯的意思就跟我们现在上班打卡一样,卯时是早上五点到七点,古时候人们都开始上班了,而现在的我们还在床上和被窝难分难舍呢。
广步于庭
春天的早晨地气升腾,正是我们可以接地气的好时候。
首先,广步的意思一是指步幅,二是指节奏。广步应该是一种悠然地迈着大步散步的状态。步不是跑步,不要一早就跑出去晨练出汗,春天之际万物刚刚萌芽生发,现在还没到做剧烈运动的时候。
那为什么是「广步于庭」而不是广步于野呢?因为初春寒气仍在,早上尤甚,所以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庭院里散步。庭院是一个相对闭合的空间,在庭院里散步才能避免春寒袭体。当然,现在拥有独立庭院住所的人还是比较少的,所以我们可以早起后在小区里散散步,接接地气,去感受一下天地之气的萌发。
被发缓形
黄帝内经原文是「被发缓形」,“被”通“披”,所以意思是「披发缓形」。
古时小孩到了启蒙入学的时候都要束发,束发就是把心性约束起来的意思,到了弱冠之年,还要戴一个头冠,意思就是说,我已经不是黄毛小子黄毛丫头了,已经不能再自由散漫地到处随便玩耍了,要有一个行为准则,不能由着性子来了,所以束发就是一种自我约束。
但古人在春天起床后,就会把头发解开,披肩散发,无拘无束,让自己的心性在此时舒展开来,这就叫「披发」。当然了,现在的我们也谈不上束发披发了,大家了解一下就好。
而「缓形」的意思就是让身体放松不受拘束,所以春天人们都会穿着宽袍大袖,披头散发,早早起床然后广步于庭,如此才能达到一种身心灵的放松和舒展,才能让自己的气血流通起来,才能让春天的生机生发起来。
但现在的很多人尤其是女性,为了自己的身材都喜欢穿紧身衣或者束身衣,把自己勒得紧紧的,这在秋冬季节还好,可春天是一个萌芽生发的季节,把自己勒得紧紧的,体内的气血还能通畅吗?生机还能生发得起来吗?所以广大女性朋友们千万要注意,春天切不可穿着太过紧身的衣服,男人们也不要穿太紧的内裤或牛仔裤,衣着要以宽松为主。
以使志生
春三月,我们夜卧早起、广步于庭、被发缓形,为的就是「以使志生」。
「志」的下面有个「心」,在甲骨文里「志」的上面是一个「之」字。之者,往也到也。所以志的意思就是你的心往哪走。如果往过去走,就是记忆,是对于已经存在的一种记录,比如我们的回忆、县志、日志等等;如果往将来走,那就是志向,将来想做什么。
黄帝内经还有句话叫「志闲而少欲」,意思是说要我们把回忆看淡一点、对未来也看淡一点,少一点欲望,会活得自在一点。但在春天,我们却应该顺应一下天地的变化,鼓励自己多做点事情,盘点一下过去,计划一下将来。
正所谓「一年之计在于春」,春天是老天帮助我们立志的时候,我们应该把握时机,好好做事。
生而勿杀
古时处决犯人都是「秋后问斩」,为什么要秋后问斩?因为秋气是肃杀的,萧瑟的,在古代不管犯了多大罪(十恶不赦斩立决除外),春天夏天国家都会养着,等到秋后再行处决。这也是顺应天道、不逆天时的做法。
俗话说「杀人三千,自损八百」,在行宰杀之事的时候,这个过程也会将宰杀者体内的一些生机也损掉,是违背春天的生发规律的。如果是从事宰杀这个行当的人在其他方面更需要顺应自然之道,多行善事,多积生机。
我们现在有个植树节就是在春天,因为很多植物都是在春天发芽生长的,还有很多动物是在春天产仔哺育的,所以春天不适合杀戮和砍伐,而应该去播种,鼓励生长、发育、生根、发芽,这才是顺应天道顺应天时的做法。
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
在春天,如果去夺取别人的东西,这样不但伤害了别人,也在伤害自己。所以在春天我们要学会「给予」。
春天你向大地撒一把种子,大地会回报给你丰硕的果实,这个时候去「给予」要比「夺取」收获的更多,所以春天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去多做做善事。
春节过后大家去公司上班,老板一般都会给员工发个红包,这是为了讨个彩头——开门红。这也是对员工的一种鼓励和奖赏,很少有老板会在刚过完年的时候就对员工进行苛责或惩罚,更不会有哪个老板会在这个时候开除员工,要开除过年前就开除了,其实这也是顺应天时的。
过年的时候,我们会给晚辈压岁钱,这也是一种奖赏。哪怕孩子犯了错,也不太会在这个时候去责罚孩子,而是留着以后再说。更不要在大过年的时候去翻旧账,这样其实是有违天和的,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。大人也是如此,和和美美才能让我们身心健康。
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;
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
何为「养生之道」?简单来说就是顺应天地之气去做事。我们都知道养生是要按照四时节气去养生,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所以摊开来讲我们不应该只是养生,还要养长、养收、养藏,现在人们一般把「养生」当做是广义上的养生,即养护生命、保养身心的意思。
春天养「生」,生是什么?草木发芽谓之生,所以春天对应五行为「木」,木是向上的,能曲能直,能藏能疏。对应臓腑为肝胆,所以春天是养肝护肝的季节,如果逆了春气,就会伤害到肝胆等木属性的器官和组织。
另外五行之中「木」生「火」,如果在春天的时候肝气没有生发起来,木就不会健旺,到了夏天「火」就生不起来,夏天是养「长zhang」,所以春天如果不好好「生」,夏天就不会好好「长」,如此一来,夏天要茁壮成长的气血和能量就不够了,这就是「奉长者少」。
到了夏天,天地俱热,人也热,要出汗,这是正常现象。可就有一部分人在夏天热不起来,这是因为在春天肝气没有舒展开来造成的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夏天如果天气不热,那地里的麦子就熟不了,这就是天气寒热对农作物的影响。同样这对人也是有影响的,人到夏天还不热,那就说明气血能量不够,「长」不起来。